第一个关于 过敏反应的网站!
JEXT 肾上腺素笔订购

简体版 繁體版

对全身性过敏反应患者的评估

全身性过敏反应是一种基于对典型症状或体征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其症状和体征的模式因人而异,并且同一患者每次发作的表现亦可不同。

一、 过敏反应诊断的临床标准

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时,极有可能是全身性过敏反应:

1、 疾病急性发作时(数分钟至数个小时),累及皮肤、粘膜组织,或两者均受累(如全身性荨麻疹,瘙痒或泛红,唇、舌头、懸壅垂肿胀)。
并且,至少还有以下之一:

  1. 呼吸功能受损,如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喘鸣,最大呼气流量减少,低氧血症。

  2. 血压降低或终末器官功能障碍的相关症状,如张力减退(虚脱),晕厥,大小便失禁。

或:

2、病人接触疑似过敏原后快速(数分钟至数个小时)发生以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症状:

  1. 皮肤粘膜组织受累,如全身性荨麻疹,瘙痒-泛红,唇、舌头、懸壅垂肿胀。

  2. 呼吸功能受损,如呼吸困难,喘息-支气管痉挛,喘鸣,最大呼气流量减少,低氧血症。

  3. 血压降低或相关症状,如张力过弱(虚脱),晕厥,大小便失禁。

  4. 持续的胃肠道症状,如痉挛性腹痛,呕吐。

或:

3、患者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后于数分钟至数个小时内血压下降。

  1. 婴幼儿:低收缩压(因年龄而异)或者收缩压下降超过30 %。

  2. 成人: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或下降超过患者基础血压的30 %。


二、临床诊断全身性过敏反应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应详细询问发作的病史,包括出现症状前几小时内有关的所有接触情况和事件,包括运动,服用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营养保健品,饮酒,急性感染,情绪紧张,女性经期前的状态。[1]

典型情况是,在接触到一个已知的或潜在的触发因素后于数分钟到数小时之内出现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的突然发作,且随时间恶化。

靶器官的受累情况不定。通常情况是症状发生于两个或以上的人体系统:皮肤与黏膜,上下呼吸道,胃肠道,心血管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某些情况下,仅有一个系统被累及就可以诊断为全身性过敏反应,例如,昆虫叮咬后突发心血管系统症状可能是仅有的表现形式;在过敏原免疫治疗后全身性荨麻疹的突然发作可能是唯一的初始表现形式。[3]

多达90%的患者出现皮肤症状,若不出现则全身性过敏反应的认定较为困难。其症状和体征因人而异,甚至在同一个病人每次发作表现亦可不同。病情进展的速度和最终的严重程度很难预测,患者可以在数分钟之内发生死亡。[2,4,5,6]

诸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充血性心脏衰竭等并发症,可导致全身性过敏反应加重甚至死亡,并可能导致全身性过敏反应的误诊。[7]

表1 过敏反应的鉴别诊断

常见的诊断困惑

急性哮喘

昏厥(晕厥)

焦虑/恐慌症发作

急性全身性荨麻疹

异物吸入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肺栓塞)

神经疾病 (癫痫,脑血管意外)

泛红综合征

围绝经期

类癌瘤综合征

植物神经性癫痫

甲状腺髓样癌

非器质性疾病

声带功能障碍

换气过度

心身失调发作

餐后综合征

鲭鱼肉中毒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

味精过敏

亚硫酸盐类中毒

食物中毒

休克

血容量减少性

心原性

分布异常性

神经原性

脓毒性

内源性组胺过量

肥大细胞增多症/克隆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嗜碱细胞性白血病

其他

非过敏性血管性水肿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诱发的血管性水肿

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三、加重全身性过敏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辅助影响因素

许多因素会导致全身性过敏反应加重甚至死亡

1、年龄相关因素

婴儿通常无法用语言陈述症状,而一些过敏反应的体征也是经常在婴儿身上发生,例如哭啼后的泛红,喂食后的反流。青少年的一些行为也会使全身性过敏反应加重,如不能避免已知的触发因素,需要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老年患者可能患有心血管疾病并服用心血管药物。在阵痛和分娩期间,抗生素和催产素的干预可引发过敏反应。

2、伴发疾病和合并用药

一些伴发疾病如哮喘和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肥大细胞增多症和严重的特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同时服用一些药物如抗生素、青霉素、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也可能增加风险。

3、加重全身性过敏反应的辅助因素

运动诱发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得到最全面的研究,其发作往往与同时摄入一种特定的食物或任何食物有关。偶尔是由于同时摄入酒精或某种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其他增强因素包括运动、上呼吸道感染和其他急性感染、发热、情绪紧张、旅行或其他打乱规则的生活的活动,以及女性月经前的状态。